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慶祝雙十國慶 開創燦爛榮景

專欄:社論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中華民國一〇三年雙十國慶即將來臨,這是個舉國歡騰、全民同賀的重要節日,海內外各界人士,莫不以熱烈的心情,來迎接這個神聖的日子。
中華民國的建立,與幾個因素有關,第一是清末頹敗的局勢;第二是世界新觀念的興起;第三是革命志士正確的理念與矢志革命的決心。清末接連幾次對外戰爭失敗,並未使朝廷努力思考強國之方;反在澇旱之際大興宮廷土木,致使民生凋敝、民心盡失。而西方除船堅砲利外,實係有進步的科學、豐富的思想及法治的制度,作為強國的基礎;這也正是清末時期,思考革命或各種改革之道者所倡。最後,革命志士僅以微薄的武力,卻能掀起革命巨浪,推翻滿清政府,創建中華民國。
國父孫中山先生除了以過人的毅力,推動革命救國,並在《民報》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三民主義思想,其曰:「民族主義,民權主義,殆不可以須臾緩。而民生主義,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,中國獨受病未深,而去之易。是故或於人為既往之陳跡,或於我為方來之大患,要為繕吾群所有事,則不可不并時而弛張之。」他深刻地提出國人應注意的民族、民權與民生問題,並繼而申論出三大思想體系。
國父主張:一、在民族問題上,要恢復民族精神與地位,用固有的道德、和平為基礎,濟弱扶傾,成一大同之治。二、在民權問題上,人民須有直接行使之選舉、罷免、創制、複決四權(政權)支配政府,政府則有行政、立法、司法、考試、監察五權(治權)管理國家。三、在民生問題上,定義民生主義為: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、社會的生存、國民的生計、民眾的生命,而政府必須以國家之力,推動民生政策,為人民謀福利。
以上既是當時國家所面臨的實際問題,也是現今世界所面臨的問題;至今仍有許多地區充斥著戰爭,仍有許多政府不實施民主,仍有許多國家經濟產生極大困難。這就是為何我們稱孫中山先生為革命的先行者,也是我們思想導師的原因。因為當時他所思考的,至今仍為世界各國發展的重要課題。
我們在臺灣努力耕耘、建設,締造出世界盛讚的奇蹟。我們更不會忘記,因為榮民袍澤犧牲奉獻,才成就許多建設成果。馬英九總統在今年元旦演說中提及:「過去幾十年,臺灣經濟發展的過程,經歷多次危機,我們從來都是勇敢地面對轉型帶來的壓力,展現臺灣人堅毅不拔、樂觀進取、勇於打拚的個性。在全球經濟競賽日趨激烈的今天,我們必須更努力、更勇敢。」誠如總統對國人的殷切期許,面對未來各項挑戰,我們必須以堅定的決心,才能邁向成功之路。
國慶前夕,我們除緬懷先賢先烈革命建國的精神,以及他們昔日奠定的堅實基礎;更應珍惜現有成果,秉持國家永續發展的理念,繼續打拚,為未來更燦爛的國家榮景而努力。
(點閱次數:397)